本帖最后由 纵贯线^_^845 于 2013-9-17 13:52 编辑
又是一年中秋时,不知是时间太瘦,还是指缝太宽,转眼间爸爸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之久了。 爸爸有着标准中原人的长相,俊朗伟岸,眉清目秀,高高的鼻梁。十年寒窗学业有成,从山东的小村庄来到太原,单枪匹马成家立业,教书育人三十余载,一辈子改不了山东人坚毅不屈的性格,一辈子改不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思想,一辈子改不了耿直不庸的脾气,也一辈子放不下手中的书。爸爸在我眼里就是传奇,潜移默化了我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也耳濡目染了爸爸的文学底蕴。爸爸是老牌师范生,琴棋书画,吹拉弹唱样样精通,文革时被打成右派时,下放到木工车间,又学会了一手木匠的手艺。 爸爸在病重后依然保持挺拔,不愿让人搀扶;研究医学病理,不服输不气馁,与病魔斗争了四年。忘不掉爸爸临终时羸瘦不堪,当我双手无力且心痛擅抖的为爸爸擦拭穿衣时,恨自己无力挽救爸爸;恨自己年少时的叛逆不懂事;恨自己与爸爸争吵时说过的偏激言话;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多一些理解爸爸;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当面说句“我爱你,爸爸”!恨自己。。。。。。 妈妈在家里一直摆放着爸爸的书籍,墙上挂着爸爸的书画,还有爸爸做得古色古香的红松家具,这些都是爸爸一生的钟爱。 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爸爸,我们想你!
|